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金融时报》: 全球化与国家韧性可以共存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95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17:3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桑德布:表面上,当下所有脆弱性似乎都源于全球化:疾病传播,经济互相依赖。但是,在国家韧性和经济开放之间做选择的假设是一个伪命题。




  2020年4月8日 16:17 英国《金融时报》 马丁•桑德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让一些长期反对国与国之间经济开放的人士更加有话可说。当世界某地食品市场出现的一种病毒,能几乎立们所有的脆弱性似乎都源于全球化:疾病传播,经济互相依赖和纵横交错的全球医疗采购。但是,在国家韧性和经济开放之间做选择的假设是一个伪命题。


  明显的事实是,人们的跨国交往、贸易和旅行越多,微生物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来都是如此:黑死病通过船上的老鼠传播;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即对世界各地的社会造成战争一般的扰乱时,这样一种观点变得诱人:为了国家韧性,我们必须降低全球化程度。但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抵制,否则我们在危机结束后制定政策时,它将把我们引入歧途。


  从表面看,当下我s)发现美洲之后,从天花到普通感冒等多种疾病由旧大陆传播到了新大陆。


  但是,如果说疾病会通过贸易路线传播,那么抗击疾病的知识和资源也会如此。新冠病毒出现后的几周内,中国科学家就测出病毒基因组,并与全世界共享了信息。这能够发生,是因为我们在科技、知识和通信方面的全球化程度前所未有,而这又借力于不断扩大的经贸往来。


  一些人辩称,我们变得过于互相依赖,在医疗器材上要依靠中国,一旦供应链中断就陷入无助的境地。确实,针对流行病(以及战争等其他灾难)的国家韧性,要求一个国家保障关键商品的获取途径。


  但是,正如瑞士及其巨量储备所说明的,没人阻拦我们构建必需物资的公共储备,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医疗器材。真正的障碍是另一个:政治人士不愿意支付价格,去储备可能永远也用不上的产品,并保持库存充足。


  然而,由于大规模储备具有较大的规模效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借助全球化供应链,这个价格会比较低。


  全球化也不会阻拦政府要求私营企业保持一定程度的韧性。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新规则强制银行保持大量的流动资产,以防它们遭遇挤兑。对于关键行业的企业也可以实行类似规定,要求它们保持关键商品的库存(在英国,这种情况在无法预测结果的退欧之前就曾乱糟糟地发生)。


  这类要求并不是“反全球化”,因为准时生产和跨境供应链是两种泾渭分明的商业技巧(即便它们往往共存)。而且,后者使得前者更容易负担。


  全球化供应链并不意味着链上的每一环都必须有独特供应商。正如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汽车制造商意识到的那样,从分布于多个国家的不同供应商采购部件、生产要素以及组件,以便在某个国家遭遇冲击的时候有后备来源,是可以做到的,事实上也是审慎的。


  一些经济民族主义者更进一步,希望确保必要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而不是仅仅储备进口产品。但是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为应对每一种不测情况而保持自给自足是极为昂贵的。与其追求所有产品(从食品、燃料,到医用纺织品和呼吸机)国产化,各国的最佳选项是与可信赖的伙伴国家结盟,以期所有成员国都能获取整个集团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


  当然,这就是欧盟(EU)背后的理念。值得指出的是,欧盟成员国之间医疗器材自由流通停滞的情况(幸亏只是短暂现象),实际上是贸易自由化的缺失,而非过剩。


  不难想象,那些最大的经济体可以达到更高的自给自足程度。但细想一下,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国内生产商以多么惊人的速度,迅速重组工厂来生产抗疫所需的物品(比如美国的卫衣生产厂改为口罩工厂)。


  所以,如果没什么政府规划的国家可以在数周内重组制造业,那么缺乏基本生产力的假设就是无稽之谈。


  COVID-19疫情显然让大多数国家措手不及。但是,以更明智的方式利用全球化,而不是抛弃全球化,才能让这些国家提升自己的国家韧性。


  译者/何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2 15:28 , Processed in 0.0830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