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寺观园林:竹声松声共玄机(图)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0:3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来源:   华夏地理
  • 网站编辑:kate
  • 发布时间:2016.03.29

导语:寺观园林,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兼备公共园林的职能,让人领略宗教意趣之余,更感受到大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趣味。

撰文:朱若麟
摄影:赵钢、陈新宇
供图:CFP、Gettyimages、微图图片库


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硖石山腰的青莲寺是一处颇具特色的北方园林化乡野佛刹。院内殿宇楼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院外林木葱茂,馥郁芬芳,宗教建筑与山光水色交织,自然与人文结合,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公元64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8年,印度二位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敕令建立僧院,为记白马驮经之功,名此院为白马寺。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但东汉时期佛教并未受到重视,仅仅被看作是神仙方术的一类。道教形成于东汉,早期源流为神仙巫术和阴阳五行学说,在北魏太武帝的推崇和崔浩的完善下,形成了类似佛教的完整神祗系统。因佛、道盛行,其宗教建筑佛寺、道观大量出现在城市和乡村山野。


道教建筑三清宫占据了三清山藏风聚水的最佳风水宝地。


  佛教本属于外来文化,但传入中国后,佛寺建筑甚至布局都被逐渐汉化。例如,古印度佛教建筑群以佛塔为宗教礼拜中心,中国佛寺最初依然保持了这样的平面布局,但佛塔却演变为中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楼阁。北魏时期,众多身居高位的贵族信徒舍宅为寺,原来用于居住的房屋被改造为佛堂及僧房,宅邸中原有的宅园也被保留下来成为寺院的附园,如宝光寺、景明寺、景林寺。


浙江宁波东南的天童寺嵌于林海苍莽的太白山谷,时隐时现。


  在南北朝时代美学、老庄的避世哲学与儒家的隐逸思想的影响下,僧侣纷纷远离城市,到山野中寻求幽静清寂的修行环境。为效法释迦牟尼在鹫峰灵山说法,五台山中修建了“大孚灵鹫寺”。

  修建佛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气候良好,地势向阳背风,二是靠近水源以便生活取水,三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和获取建筑材料。寺观的选址与风景建设密不可分,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多讲究高低错落,曲折幽静,建筑与山水亲和交融,即寺观建筑本身也成为山水的一部分。香客、游士纷至沓来,寺观的基础设施也开始完善,庐山东林寺、茅山就是南北朝时开发出来的。


位于浙江省天台山麓的国清寺,四面环山,双涧回环,拥有隋梅、隋塔、隋代石刻等珍贵文物,是南宋江南十刹之一,同时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


  至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皇家对儒、释、道并尊,以维护统治,佛寺、道观的规模均超出前代。由于唐代封闭的里坊制度,坊中缺乏可供公众活动的区域,而寺观恰是为公众宗教活动服务的,于是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每到宗教节日,各种法会、斋会热闹非凡。公众活动的增多,使寺院更加重视庭院的绿化和园林的经营,许多寺观以其园林、花木之美吸引了众多文人到寺观里以文会友、吟诗赏花。长安城中慈恩寺以牡丹和荷花最为有名,一些寺观更是以出售名贵牡丹谋取高利。城市外,各名岳山川几乎都有寺观的建置,故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全国各个山岳风景名胜多以寺观为主体,后来所谓的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峨眉、九华、普陀,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在唐代差不多都开始成形,这些寺观既是宗教上的中心,又是风景名胜,受魏晋以来的传统美学影响,这一时期的寺观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和谐。隋唐时期佛教建筑进一步汉化,初期仍以佛塔为中心,中唐以后,佛塔退居到主院以外的两侧或后部次要位置,供奉佛像的佛堂成为主院的中心,主院的周围建置若干别院,大大小小的院落都有绿化或栽植花木。在敦煌第217窟唐代壁画的西方净土变中,正殿的前部为一个大水池,池中有三个大平台,并有廊桥相连,这种布局影响了后世的水庭设计,如日本宇智市平等院凤凰堂。


江西省吉安市净居寺是禅宗七祖弘法处,大雄宝殿三面环水、三桥拱立,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庭院特色,为寺庙建筑之特例。


  佛教发展到宋代,唐代时盛行的天台、华严、律宗已日趋衰落,禅宗和净土宗成为重要宗派,尤以禅宗势力最大。禅宗不仅仅是流传广布,更与传统儒学结合成为理学,影响着宋代思想界。鉴于传播需求,禅宗由早期主要依靠个人修行的参、悟,逐渐增加宣讲,文人开始参与禅宗的语录、灯录的编写,从而促进了禅宗的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载,汴梁城内许多寺观都有自己的园林,除宗教法会及庙会外,游园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每年新春灯会以后,东京城内居民至玉仙观、一丈佛园子、祥祺观、铁佛寺、鸿福寺游园探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72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0:35:02 | 只看该作者
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定江南禅寺之等级,设禅院五山十刹。随着禅宗在思想上与文人士大夫的沟通,一方面文人盛行禅悦之风,诗酒风流,禅僧也日益文人化,许多禅僧擅长书画,以诗文与文人士大夫会友,宋代文人园林的审美趣味也逐渐渗透到寺观造园中。南宋时,西湖山水间兴建了大量的园林和禅寺,位居禅宗五山的灵隐寺和净慈寺都在西湖周边,结合山水布局园林,佛寺本身也成为西湖的重要景点。禅宗教义里注重现世的内心自我解脱,尤其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中得到启示,从大自然的陶冶中获得超悟,禅宗这种深邃玄远使禅僧更加向往幽谷深山。道士则讲究清净简寂,栖息山林有如闲云野鹤,加上僧道们的文人素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掀起了继南北朝后新的一次山野建置寺观的高潮。


杭州灵隐寺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飞檐铜钟,梵音缭绕,是余杭寺观园林之典范。

  元代,由于统治需求,佛教和道教受到保护,皇家为笼络吐蕃而推崇藏传佛教,更有元太祖为全真教长春真人丘处机在大都修建了长春宫。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北京逐渐成为北方佛教和道教的中心,京师中园林兴盛。如以庭院花木闻名的法源寺;如以泉水闻名的香山碧云寺;一些寺观则单独建置附园,如朝阳门外的月河梵苑,利用月河溪水结合地形巧妙安排布局。京师西北郊的西山、香山、瓮山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当时便有诗云“西山三百寺,十日遍经行”。


法源寺是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精致小巧、典雅秀丽,以院内的唐松宋柏、丁香牡丹闻名。

  清前期,乾隆皇帝为了笼络蒙古和西藏的上层而扶持藏传佛教,在五台山、承德、北京修建了大量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如承德普宁寺将中国传统园林与藏式曼荼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寺观园林沿袭了多年的世俗化、文人化传统,此时已经与私家园林没太大区别了,在江南地区,寺院也建有附属园林,有的还成为当地名园,如扬州天宁寺西园、静慧寺静慧园、大明寺西园等。城市内的寺观在主殿庭院多种植松柏、银杏等姿态挺拔的树种,以烘托肃穆的宗教气氛,在次要殿堂、生活区域则多栽植花卉及观赏树木,以体现“禅房花木深”的雅致情趣。城外寺观除经营园林造景外,更注重对地形地貌的改造,寺观周围多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从而把宗教建设和风景建设融为一体。如京西的潭柘寺选址于九峰回环的半山坡上,构成“九龙戏珠”之势。


京西古刹大觉寺的玉兰和银杏堪称京华之最。

  为吸引香客,营造者在寺观周围还会适当运用园林造景等手法诱发人们的鉴赏兴趣,山门前沿线设置佛塔、石灯等小品,饶富兴味。因此清代寺观园林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更是城市居民游赏的名胜。与私家园林相比,此时寺观园林的院内建筑少,山水花木多,较多保持了宋代文人园林疏朗、天然的特色。作为宗教活动中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兼备公共园林的职能,寺观园林让人领略宗教意趣之余,更感受到大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趣味,这是历代文人墨客喜爱借住寺观修身养性、甚至连君王都经常以寺观作为驻跸行宫的原因。


南莲园池,融于香港都市中的一片净土,仿唐园林建筑极为精美,富有禅意。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6-1 18:15 , Processed in 0.0732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