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中央经济会议确定明年重点任务 首要做大做强制造业...

[复制链接]

8244

主题

9798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0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2:2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千世界 于 2018-12-21 12:25 编辑

  分析师观点:中国中央经济会议确定明年重点任务 首要做大做强制造业   路透

  路透北京12月21日 -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三至周五(12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明年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更着力于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和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2018年10月17日,北京,中央商务区天际线在水面的倒影。REUTERS/Thomas Peter


  同时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并要全方位对外开放,要落实阿根廷中美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中美经贸磋商。


  分析人士指出,明年三大攻坚战仍要贯彻执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严格约束,房地产政策亦不会明显放松;不过会议将逆周期调节及稳定总需求放在首位,先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政策以稳为主、边际有一定宽松灵活空间。


  至于明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在明年工作首位,第二位则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长远来看,发展科技,进行适度的改革来增强企业活力是未来的方向。


  以下为分析师的评论摘要: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团队:


  与去年相比,今年会议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核心精神:供给侧改革、三大攻坚战、以及协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新增了今年以来“六个稳”的提法,在核心政策思路不变的前提下,政策未来也将增加灵活性来应对目前的困境,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大攻坚战仍要贯彻执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仍严格约束;财政政策要更为积极,但赤字率突破3%的概率仍不高;货币政策相机抉择,需要疏通传导机制,重点解决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房地产不会全国性放松,坚持一城一策调控,明年可能出台长效机制。


  综合来看,明年中国经济仍有压力,尤其是房地产下行但房地产政策不会明显放松,但国家更多强调改革和做大做强国内制造业企业,靠科技创新的道路引领经济进入新时代。阵痛不可避免,但长远来看,发展科技,进行适度的改革来增强企业活力是未来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政策也会保驾护航,逐步引导利率下行来避免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债券市场的牛市可能贯穿明年全年,第一轮牛市是房地产融资需求收缩带来的广谱利率下行,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变平;第二轮牛市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重新转松,中国货币政策也再度放松引导短端利率下行,收益率曲线再度变陡。


  --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朱振鑫: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时隔四年再次提出“下行压力”,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内外压力的描述,算是给明年定了一个偏宽松的基调。今年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且再次强调了供给侧改革的长期重要性,预计政策宽松的力度虽然会大于2018年,但会明显弱于2015年。


  今年的表述重提“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2019年可能会定6-6.5%的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定调九年没变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对政策的具体解释,今年的信号非常明确。“加力提效”的关键要求和去年的“优化结构”相比明显偏宽松,明年财政是肯定要发力了。而这个表述有点像2015年的“加大力度”和2016年的“更加积极有效”的结合体,也就是说,既要像2015年那样加大力度(当时扩大赤字、鼓励ppp和政府产业基金),但也不能再走当时伪PPP违规债务扩张的老路。


  明年货币宽松的力度会比今年更大一些,但考虑到前面的总体定调和上一轮宽松的教训,应该不会像2015年那么宽松,更多的采用降准+定向降息的方式。


  在房地产政策的语言体系里,写得多往往意味着收紧、调控,写得少往往意味着偏宽松,考虑到明年地产下行压力比较大,估计政策应该会比今年宽松,起码不会更紧了。 明年虽然总体上会宽松一些,但各个城市会差别较大。


  今年重点工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一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一个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这两个分别作为第一大和第二大重点工作,其实都和一个背景有关,那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前者是解决供给侧的核心技术问题,后者是解决需求侧的市场独立问题,归根到底是减少对国外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贸易之争没人能救我们,只有靠我们自己。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 李超等:


  本次会议将“逆周期调节”及“稳定总需求”放在首位,先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体现政策以稳为主的总基调。财政政策方面,预计明年减税(增值税为主)降费(社保费率调降为主)累计将超今年总体水平,预计在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将会出现向稳增长切换的过程,逐渐由灵活适度转向稳健略宽松。预计明年政策调控方向将着力发展制造业投资,基建和地产等传统动能作为储备政策。


  会议明确了明年供给侧改革重心转向降成本和补短板方向,继续强调坚定建设制造业强国、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未来基建补短板的重要发展方向,基建投资未来增长结构有望逐步发生转变。


  金融、扶贫、环保三大攻坚战仍会坚定推进,围绕后城镇化时代的投资布局仍然值得关注。预计2019年相对2018年,悲观的市场预期能够有所缓解。对外开放方面,着重强调了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这说明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会迎来重要的缓冲期,未来中国会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如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单靠基建较难达到改善信用环境、释放信用的效果,减税、消费刺激政策等可能也无法有效对冲下行压力。预计2019年年中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边际转向,但转向也会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逻辑下,重点保护刚需,放松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的调控措施,如放松首套房的首付比、认贷条件和利率,达到兼顾稳增长与保障民生之效。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 付立春:


  会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等,表明资本市场在未来长期仍有发展的潜力与空间,其中对于明年的工作安排,一是三大攻坚战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要“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资本市场持续下行波动,对金融乃至经济等的稳定构成重大挑战,但今年风险基本释放相对充分,明年政策的重点可能是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防范或有风险,恢复市场信心,通过增量改革推动市场升级。


  二是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中,把资本市场改革归入到体制改革当中的范畴,表明它的长期性与持续性。资本市场把这个市场的地位予以明确,把资本市场的改革提高了一个优先级。


  具体到市场各方面,在融资端提出企业要更高的质量,在交易环节提出要完善制度,在投资端提出要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改革是未来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除此以外,资本市场增量改革主要体现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明确要求尽快落地。这部分可能见效最快,预计明年上半年会有重大的成果,而科创板也会成为推动现有资本市场存量升级的主要动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


  货币政策从保持中性改成松紧适度,这个变化主要也跟经济形势变化有关,经济形势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要求货币政策作出前瞻性灵活性调整,确保采取逆周期调控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会议这次未提货币供给总闸门,而是表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作为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来源的外汇占款已经出现连续四个月的负增长,需要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来对冲,这就需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且如果明年中国外贸形势不乐观的话,还会对外汇占款带来负面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我觉得仍有很强的降准空间和必要性,主要因为外汇占款连续收缩需要通过降准来进行对冲。降准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直接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另外一种可以通过降准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方式。


  我觉得明年每个季度应该会降准一次的可能性,每次降0.5到1个百分点不等,全年累计降低2%到3%,这可能会满足明年确保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的需要。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分析师 董德志、燕翔:


  从各项工作部署来看,依然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改革为主线,谈及稳增长的内容相对有限,更强调以改革来解决发展问题。


  我们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侧重点依然是调结构与促改革,经济增长目标与货币投放目标均会适度下调,而财政赤字规模将适度提高,地产政策将保持稳定。


  预计2019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于2018年将进一步松动;财政政策的积极力度预计更大一些。当前市场投资者预期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将明显扩大,预计在2万亿规模附近(2018年为1.3万亿规模)。货币政策预计保持宽松取向,但是不必做超预期期待。预计2019年整体社会融资总量计划增长目标依然会下调,货币政策更多着力点在于解决信用结构性失衡问题。


  **相关背景**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称,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要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上周召开会议称,中国明年将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新强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过去发展靠改革开放,今后发展还得靠改革开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称,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强化社会政策兜底保障功能。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采取改革开放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不断取得更紮实的成果。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称,货币政策正在逐渐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的转变,相对过去价格调控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基础和机制,人们的思维习惯,数量的调控目前也没有放弃;同时,货币政策要有一些前瞻性的预调和微调。(完)


  发稿 许菁;审校 乔艳红


  我们的标准:汤森路透“信任原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一直被朋友称为小博士。其实就是书读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5-10-8 09:15 , Processed in 0.0628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