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9|回复: 0

谈谈中国书画的“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220
发表于 2016-6-6 21: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03-06 15:40:32 来源: 网易艺术(北京)

  

  溪山晨云图(国画) 高寅

  “气韵生动”经晋代谢赫提出,为“六法”品评画艺的标准之首,历代至今也成为书画家创作与欣赏的品评标准之首。笔者认为,其中“气”应泛指书画作品中笔迹、形态所产生的气势、气场、气息、气脉等感觉;“韵”应泛指笔迹、形态所产生的节奏、对比、变化、过渡、平衡、和谐等感觉;“生动”应泛指笔迹、形态所产生的生命感、流淌感、艺术真实感等感觉。书画工作者在实践中是会体会到这些感受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气息有正、邪之分。正气,人们都愿意接受和弘扬。邪气,人们都不喜欢或厌恶。但是在书画作品中的气息,正气与邪气没有明显界限,不容易被人们分辨。一些书画家成名之后,有了身份、地位的光环,有些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带有邪气,人们分辨不出,仍会盲目追捧,尤其在艺术批评阵地失却后,这种趋势更为严重。

  陆俨少先生曾提出“画忌四气”:“黑气、火气、甜俗气、陈腐气”,作品中有这几种气息就是邪气。笔者在长期的观赏、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还有几种气息也是影响书画作品境界的:“凶恶气、妖气、阴气、鬼气”,它们在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气息让人感觉难受、不舒服,其实也是邪气。

  艺术作品中,气息关乎气场,气场会产生能量。正能量让人积极向上,而负能量则让人消极颓废,得抑郁症,甚至自杀。所以说,“气韵生动”是有正、邪之分的。观赏者、学习者、收藏者、书画家、批评家在追求“气韵生动”的同时,要擦亮眼睛,提高辨识能力,不能正邪不分,盲目追捧而不自知,甚至造成艺术导向混乱,邪气抬头,贻害整个书画界的正常发展。

  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要使作品充满正气,充满正能量,就必须提高作品的精神境界。只有作者精神境界提高后,作品的艺术境界才会提高。那么如何提高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作品的艺术境界呢?这是一个很复杂而难度很大的过程。潘天寿曾经说过:“在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近在咫尺,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这里,潘公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境界是有层次的,一步一重天,而不是一层二层那么简单;第二,要想上一个层次,比登天还难,近在咫尺,辛苦一辈子,连做梦也未曾梦到,更不要说上几个层次。所以说,作为书画工作者,在境界层上提高的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盲目追随任何潮流,或自己胡思乱想,搞出一些狂怪、荒诞的作品,借百花齐放、共存发展、艺术有多向性等等口号,而混淆艺术视听,还标榜为艺术性高或有“创新精神”。

  几年前,笔者曾请人刻有一枚题为“十大气象”的闲章。这“十大气象”有两层意思:

  第一,做人应有正气、大气、骨气、志气、才气、灵气、和气、地气(做人做事踏实不浮夸)、王气(有领导能力,有为大众服务的主动思想)、朝气(也可称为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冲劲)。

  第二,艺术作品应有正气(正大光明,无邪气、妖气、歪气、鬼气)、大气(雄壮厚重、境界远大,无小气)、清气(清新明快,无浊气、黑气)、静气(宁静、引人入境,无燥气、火气)、 秀气(高雅文秀,无俗气、脂粉气)、和气(平和、丰富、自然,无凶恶气)、灵气(灵动通透,无煞气、呆板气)、文气(文质彬彬、老成持重、儒雅,无粗野气、匪气)、率气(笔墨率意、自然,无做作气)、朝气(平淡天真,返老还童、飘然欲仙,无霸气、富贵气、穷酸气)。

  这些可以用文字去形容和描写的作品气息,每项都会在画面中感觉和体会到,所以在创作中要有意识地去甄别剔除不好的气息,不能让带有不好的气息的作品流传到社会上。同时,要有意识地去研究如何将好的气息运用到作品中去,让作品带有好气息,充满正能量。

  “阳光、空气、水”是人们在社会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从古至今,在人的潜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哪怕是没有文化知识的外行,也会喜欢明快、清新、滋润的艺术作品。其实这是人潜意识的本性需求在起作用。而当人们在基本需求达到后,就会有精神上的追求。这时,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雄伟、大气、宁静、秀雅、厚重、拙朴、率意、自然、灵动、通透等等各种好的感觉就更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因为这些气息能让人在欣赏作品形式美感的同时,在精神上受到鼓舞,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所以作为艺术工作者如何去提高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

  几千年来,人们在精神上不断追求,不断总结,得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并产生出“道法自然”“师法造化”的说法,要求作者把自己的精神融化到大自然中去,然后才有可能让艺术作品的精神达到与自然一样长存不灭。历代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至今仍能打动观者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而我们身处当今的艺术工作者,更应自觉地去理解并遵守“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和创作观念。这是符合人性,符合人与自然共存发展的最基本、最朴素的理念和规律的。

  “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大部分艺术工作者都花很大工夫而难以达到,就是思想层面、技法层面的种种屏障都在起阻拦作用。尤其是大部分艺术工作者最初都在技法层面上下功夫,忽略思想层面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好多人思想深度不够,却在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搞特技、出绝活,其实这本身就已经偏离艺术追求的正道,不可能进入高境界了。

  思想层面的提高,主要靠读书明理、深入生活,研究人性、研究哲学,丰富自身,不断集聚正能量,然后能超脱放下,转变理念,让思想境界得到提高,产生飞跃。不断集聚正能量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其中要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正觉”。正觉的字面意思是觉悟、觉醒,原是佛教中对佛理修行者提出的思想行为规范准则。修行者持守“正觉”条例,可从“我相、人相、众生相”的层次而进入高层次果位,达到精神圆融不灭的罗汉果位。这点正好对应艺术工作者的精神境界追求,所以笔者认为艺术工作者可以借鉴、研究、对照。

  艺术有成教化的作用,这与宗教的教化作用相通。随着再深入研究,会发现还有更高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层次,“鱼之乐、鸟之乐”“白云飘飘水自流”“草自生长花自开”,自然界的诸多现象,揭示了自然界一种本性使然、自然而然的行为,它们向人类昭示着自然界的一种准则。只是我们是否读懂,并从中得到启迪。笔者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时,作品才能超越“天人合一”的境界,出现本性使然,平淡、天真的境界。品评这个境界层面上艺术作品产生的“气韵生动”,才会让人们心灵上得到最高享受。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3-28 13:43 , Processed in 0.0715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