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金融时报》:特朗普正在加速美元的衰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66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10:5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章凯恺:通过降低美国的贸易活跃度,特朗普正在削弱美元的地位。对中国而言,这提供了人民币更好达成国际化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容量的机会。


2018年7月25日 05:46 FT中文网撰稿人 章凯恺

历史的回响

现代金融体系中经常被忽略的一点是,这纷繁复杂的一切究竟是如何而来的。比如美元作为目前全球结算货币中权重较大者,它并不是天生如此。二战结束后,“怀特计划”挑战“凯恩斯计划”成功,美元才开始获得广泛的优势地位,而自布雷顿森林协定开始算起,距今不过七十余年——其历史并不比英镑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更悠久,其间还经历过数次美元危机,美元的信用在世界范围内曾饱受质疑。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一国信用货币的国际影响力与该国在国际工业生产和贸易中的重要性显然密不可分。英国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工业生产实力和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优势,伴随而来的是英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英镑的优势地位,贸易顺差与资本输出构成平衡的经济金融路径。二十世纪英国综合国力逐步被超越,强势英镑也走到终点。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后,美元的实体经济基础一度扎实稳固,但最近几十年,随着美国贸易逆差的加深和制造业空心化加剧,美元的实体基础正在被逐步侵蚀,其影响力的保持更多是利用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的既有优势地位,“脱实向虚”的美元能在这条路上走多久?

特朗普试图重振美国,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确保美元的优势。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25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丘吉尔曾恢复过英镑的金本位制,试图维系英镑的强大影响力,但只坚持了六年时间。1931年9月21日,英镑最后一次脱离金本位制,告别了英镑的霸权时代。如今美国综合实力优势大于当时丘吉尔面对的英国,但特朗普的策略显然更为激进,而这些举措可能正在加速使美元走向衰落。

事与愿违的举措

特朗普几乎完美地遵循着重商主义学说的一些原则。例如,“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为国家带来货币财富”可以视为特朗普的外贸政策精神内核。他提出向包括中国、欧盟征收高关税,以期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但贸易保护对美国的负面影响显然被低估了。

高关税大概率会导致中国和欧盟的对等报复,会导致美国贸易总量的明显收缩。外贸活动的收缩会直接影响美国港口航运等行业的经济产出和就业,且实物商品的供给减少会降低美国消费者的福祉,供需失衡易推升消费者物价水平进一步攀升,加剧美国国内贫富分化。按照原本的计划,美国扩大生产出口也可以达到降低逆差的效果——是个帕累托改进的机会,中国已经表示出对美国原油、高科技产品的进口兴趣,这在客观上也是美国的比较优势所在,但特朗普拒绝遵循这个规则。

对于中国和欧盟而言,贸易活动少了美国可能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在报复性提高对美关税的情景下,可以同时降低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鼓励进口其他国家的对应商品;出口目的地除了美国外也有很多选项。在世界其他国家继续进行自由贸易的同时,美国的贸易保护策略会令贸易大国失去对美元的兴趣。试想随着贸易便利性的消退,未来中国和欧洲进行贸易结算时将没有理由优先使用美元。

特朗普的另一个错误,是对5月中下旬中美在华盛顿贸易磋商中积极共识的公然背弃。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取得建设性的磋商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但美国白宫在5月底突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美国此次行为不仅对自身经贸谈判成果自我否定,而且有损中国对美国的信任。国家官方信用作为主权货币的重要背书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理应受到珍视,不容儿戏,但特朗普正在削弱这一基础。

中国的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之一即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问题,然而美国的金融力量——其背后是包括债主国在内提供的信用支持,一定程度来自于中国自己。如果中国减少对美债的支持——在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下也许没有其他选项,美国潜在的债务风险或上升,强势美元的基础受到动摇,人民币国际化的征途将赢得更多主动权。而在规模影响力上式微的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下降是未来方向。比如其在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比重可能相应下降,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路径亦将大幅弱化,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望明显提升。

关于中国的相关出口行业是否会受到明显冲击,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中国相关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外在的关税限制改变不了市场认可,甚至不排除变相在美国流通交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这提供了一个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的契机。将高质量的出口产品转为对国内供给销售,恰能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相匹配。在这个大规模需求转移活动的初期需要一定的财政引导和消费信贷等政策支持,以促进商品产销,但在中长期看,这种内生性的发展方式,让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国内消费者,会带动经济内在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值得期待。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阐释的,“真正的财富来自生产和供给的力量”,作为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且拥有持续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的中国,应该有这样的底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5-17 09:44 , Processed in 0.0645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