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汉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T中文网: 经济学,还是市场交易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55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8 20:0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韦森: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通过市场交易和贸易而进行生活、生存和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华人研究者能为完善经济学做出什么贡献?





 于2019年10月9日 02:5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韦森 为FT中文网撰稿


  ——评《交易经济学原理》

  在《人的行为》导论中,奥地利学派伟大经济学家路德维希•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经济学是所有科学当中最年轻的。在过去的200多年中,有许多新的学科从古希腊人所熟悉的学问中成长出来。然而,那不过是些在旧学问体系中已有了地位的部分知识现在成为了独立的学科而已。……但是,经济学却给人文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是以前所未能进入的,而且也是人们所从未想到的。从市场现象的相互依赖和因果关系中,发现它们的规律性,这却超出了传统学问体系的范围”(见Ludwig Mises, 1949, 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p. 1)。


  米塞斯对经济学的这个判断,比较精准到位。在人类社会延续发展起来的所有社会学问中,经济学相对来说确实比较年轻。自有人类文明社会以来,几乎所有社会和国家中都会自发地产生商品交换、劳务和财产交易,或用今天话语来说,都会出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换,也都出现过各种形式的货币。并且,人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经济市场化的范围和程度就愈广和愈深。相比漫长的人类诸社会和国家中市场交易和贸易的发展,系统地解释和研究人类社会中市场交易和贸易的一门学问,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却是在18世纪之后的事情。当然,从经济思想史上来看,早在古希腊的时期,赫西奥德(Hesiod,约公元前800)、色诺芬(Xenophon, 约公元前430~前355)、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约公元前430~前355)、以及后来的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约公元前430~前355),托马斯•孟(Thomas Mun, 1571~11641)、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1680-1734)和法国的重农学派的弗朗索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等等西方思想家的著作中,均有许多关于市场交易、商业、贸易、货币以及国家和个人如何进行经济活动和管理财富的论述。在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管仲(公元前725~前645)的《管子》、西汉时期的陆贾(公元前240~前170)的《新语》、司马迁的《史记》,以及明代的丘浚(1418~1495年)的《大学衍义补》等等的著作中也曾有许多关于货币、市场以及个人如何进行经济活动和乃至皇帝朝廷如何管理国家经济的论述。在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也有过各种关于市场交易和商品交换的论述。但是,经济学(早期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y”,后来被称作为“economics”)作为一门社会学问,是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出版之后才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学是人类诸社会现代化后才逐渐形成的一门社会学问。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思想史来看,最早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公元前4世纪首先创造了“economy”和“economics”这个概念。在古希腊文中,其形式是“οίκουομία”,原意为“家政管理”。色诺芬用这个词来概括奴隶主对生产经营和财产的管理。他认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就在于管理好自己庄园的财产并使之不断增加(色诺芬,2009,《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对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并逐渐用“political economy”来称谓之。只是到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之后,西方社会才开始了从政治经济学向经济学(economics)概念的过渡,慢慢形成了现代社会的“经济学”这个通用概念。但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米塞斯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却认为,西方语言中的“economy”(在中文中被对译为“经济”)这个词,本身就词义含混不清。哈耶克发现,人们通常所使用的“economy”,实际上是指“市场秩序”。他说:“economy这个术语的含义一直含混不清,而且还导致了人们在理解方面的严重混淆。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讨论得以顺利展开,我们似乎有必要采取下述两项策略:第一,我们将严格按照该术语的原初意义使用该术语;这就是说,economy,在其原初意义上讲,意指的是一系列为某个单一目的序列服务的受着刻意协调的行动。第二,我们必须采取另一个术语来指称那个由无数交织在一起的economies而形成的体系,因为正是这些交织在一起的economies构成了市场秩序”(哈耶克1976,《法、立法与自由》,第2卷,英文第108页)。哈耶克还接着指出:“由于很久以前就有论者建议使用‘catallactics’这一术语来指称那种论述市场秩序的学问,又由于这个术语在晚近得到了一些论者的重新采用,所以,采用一个与之相应的术语来指称市场秩序本身,可以说是相当适宜的”。哈耶克还具体解释道,catallactics这个术语是从希腊语katallattein(或katallassein)衍生而来的,而katallattein这个希腊词不仅意味着“交换”(to exchange),而且还意指“被社会和共同体所接纳”(to admit into the community)和“化敌为友”(to change from enemy into friend)。接着,哈耶克又指出:“实际上,人们从这个动词中所衍生出来的形容词catallactic的目的就是要取代economic这个术语,以指catallactics这种知识所要论述的那种现象。”最后,哈耶克还认为,“据此,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英文词‘catallaxy’,用它来指称那种在一个市场中由无数单个经济间的彼此调试所促成的秩序。因此,一种catallaxy,便是一种类型的自发秩序,它是市场通过人们在财产法、侵权法和合同的规则范围内行事而形成的那种自发秩序”(参Hayek, 1976,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ol 2, pp.108-109)。


  对于Richard Whately、米塞斯和哈耶克所创造并使用的“catallactics”和“catallaxy”这些概念,大部分经济学、法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学者今天可能都感觉比较生疏。甚至直到今天这,两个词在中文中还没有确定和确当的译法——如“catallactics”到底应该翻译为“交易学”还是“交换学”?还是其他?catallaxy到底被翻译为什么?是应该像邓正来那样将它翻译为“偶合秩序”,还是把它翻译成“市场交易的扩展秩序”?这些到目前都确无定论。然而,至少从米塞斯和哈耶克上述论述中,我们知道,经济学,即米塞斯所理解的狭义的catallactics,应该是研究人们市场交易、市场商品和劳务价格如何决定的一门学问。


  在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中著述了数十年并对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和深远影响的米塞斯和哈耶克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和创造的这些新词,基本上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忽视乃至遗忘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类所有社会中,一种语言一旦演化生成,乃至语言中的概念和一个术语一旦被创生和使用,都是一个惰性很大且有着很强“路径依赖”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因为,尽管Richard Whately、米塞斯和哈耶克均认为“catallactics”和“catallaxy”是比西方语言中的“economics”和“economy”更合宜指称人类社会的“市场秩序”现象及其研究,但他们俩实际上都没有真正展开论述“catallactics”和“catallaxy”。但这里至少有一点我们今天可以确知,人们今天所说的“economy”和现代中文中的“经济”,本质上是指由通过市场交易和贸易所形成的一个体系。因而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类社会通过市场交易和贸易而进行生活、生存和资源配置的一门学问。


  米塞斯和哈耶克的上述观点和认识,20多年后为在一个中国央行工作数十年的专家和理论研究者所重新提出来。并且,竟然在作者王振营并没有了解Richard Whately、米塞斯和哈耶克所提出和倡导的catallactics概念和主张的情况下,经过十七八年自己的艰苦思考和深入研究,他得出了与这些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差不多同样的认识,即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类社会市场交易的一门学问。故在2016年,当时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任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王振营研究员带着他的洋洋近800页、上百万字的《交易经济学原理》来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求教”时,我非常吃惊:一个在央行工作多年的金融业界人士,竟然能在十几年中坐得下冷板凳和沉下心来写出这上百万字的交易经济学原理,且达致几乎与米塞斯和哈耶克几乎同样的认识!这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本学术专著中,王振营研究员并不是在那里十几年闭门造车,而是大量阅读了经济学中各门各派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文献后,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包括数理模型建构)而进行整体的理论创新。虽然之前作者并没有读过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著作,奇巧的是,他在这部著作中也是从市场交易的主体即家庭和企业来展开其逻辑分析的。


  在上卷中,王振营研究员从分析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开始了他的经济学理论的建构,先从分析家庭和企业的作为交易主体开始,接着从现实的会计报表思路来描述交易主体的决策,并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的交易过程和交易环境,还把新制度经济的交易成本理论融入了他的交易分析。市场的交易主体的决策、定价和交易成本的计算,离不开市场信息的运用。接着,这本专著分析了交易主体的信息的运用,交易决策的选择和市场定价,并最后用交易的随机方程分析了市场主题的交易过程,从而完成了其理论分析的“微观分析”部分。


  这部著作的中卷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市场交易的网络,包括网络紧致性(各经济体内部和相互间的关联性)、交易环、交易势(“交易主体行为的趋同效应的表现”),并运用一些工程技术和数理分析如交易网络方程、系统方程来分析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从而过渡到相当于现代经济学中的“宏观”或言“总量”分析。最后,这本原理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滞涨)的理论解释。


  这部专著的下卷则讨论了市场交易的演化,其中从交易演化的度量、技术的演化、知识的演化、制度的演化、相位的演化(产业升级),以及网络的演化来分析了经济交易演化的总体过程并得出了作者所认为的演化的一般规律。


  这样一来,王振营研究员以市场交易为主线,以分析和描述交易主体的行为过程和结果为基本理论内容,以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和数理分析方法为辅助,建立起了他自己的“交易经济学原理”的分析框架,并尝试把现代经济中的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乃至对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均融合在他的交易经济学理论框架之中。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作者不但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行为为逻辑起点,以分析交易过程为主脉,构建了他的非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交易经济学分析框架,而且在理论解释中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洞见。譬如,在上卷中,作者就指出:“一部人类经济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交易的历史。交易是经济的内涵,经济是交易的总汇”。“交易是经济行为的最原始形态,也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归宿。一切复杂的经济现象,都是由简单的交易构筑的”(上卷,第118页)。在上卷第7章,作者也指出:“价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反映交易的网络关系。每个价格形成都必须放置在交易网络的环境中,每个价格都不是孤立现象,不存在由绝对价值所决定的价格。通过大量交易在交易网络上形成一个相互参照、相互制约的体系,这便是支撑经济体运行的价格体系”(同上,第278页)。在中卷第八章,作者则提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实质上也是市场交易量增加的理论洞见。作者指出:“在一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多次加速增长时期。任何导致交易网络受激,能够引起两个或多个交易网络变量相互激发的正反馈条件,便可以成为引发经济加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加速增长通常会出现在重大的制度变革和重大的技术创新之后。……制度变革最直接的影响是交易环境的改善,交易开始活跃起来,交易网络的循环状态得到改善;激励机制变得更加合理,在众多力量的推动下交易网络产生持续的扩张动力”(见中卷,第200页)。实际上在这部皇皇巨著的上中下三卷中,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洞见。因此,我相信,这本书的再版,以及这部著作将来英文版的翻译出版,都将会对理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作者自己的贡献。


  自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高考的恢复和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现代经济学逐渐被引入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之中。中国的经济学人也在世界范围迅速成长起来,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和华人经济学家在学习、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创新。这其中包括张五常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写出的皇皇五巨卷、百余万字的《经济解释》(增订本,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出版);杨小凯教授在2005年前提出的独特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原理框架(见Xiaokai Yang, 2001, Economics : New Classical versus Neoclassical Frameworks, Oxford : Blackwell);林毅夫教授在近几年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沈华嵩研究员2018年出版的《经济学分析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等等。近些年来,笔者在复旦也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的诸多经济学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寄来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出版物,或直接传来的电子文本形式的经济学原理的书稿。这些华人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无疑都会在各方面尝试增加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解。然而,在20世纪,理论经济学在世界范围经过积累性发展而经形成了现在以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为主脉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和体系后,任何想挑战和取代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努力可能暂都不会被世界各国经济学界和大学的经济学教育机构所普遍接受。并且,现在联合国和一些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通行的以GDP总量和人均GDP为基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如博弈论经济学的分析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社会成本理论,均会被主流经济学所吸收和包容进去。到目前为止,可能没有经济学家能够提出一套全新的经济学理论,来完全替代和取代现有的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世界各国的尤其是一些中国和华人经济学人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创新,其中包括王振营研究员的这部三卷集《交易经济学原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上述资料恕不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汉山网    

GMT-5, 2024-4-20 01:03 , Processed in 0.0702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